当前位置: 企业文化 >> 员工风采

参皇文化

 
登狼山

    久居平原,很难领略高山,登山的机会也很少。碧空如洗的秋日便来了一次“狼山之游”。

    秋高气爽,心情也是格外飞扬,狼山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,海拔106.94 米,相传狼山曾有白狼居其山,又传因山形似狼而得名,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。佛教中狼山为大势至菩萨道场,列为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。

    对狼山第一印象便是香火鼎盛了,菩萨、寺庙众多,香客络绎不绝,景区周围全是经营香烛的门面,香的种类与说法也五花八门,他们说狼山的菩萨很灵,蜚声海内。面对经营者的鼓吹,我们之中有人恭敬的请香,我没有,当时想信则有不信则无,许愿要想实现是要靠自己努力的,求神拜佛有什么用?没必要请香,所以我登狼山只为领略狼山风景不带许愿目的。

    刚入山门便是一尊佛像,佛像前放置蒲团。山道经由人工修葺成水泥台阶,拾阶而上周围层层青绿,一重重的山门都是相同的格调,人工斧凿的痕迹过重,没有自然的谐趣,顿失游玩的乐趣。原来登山赏景是会失望的,它是为满足营营众生祈福求拜而建。游玩之心不在也不愿半途而废只得沿阶而上,山顶之北是香客们敬香的场所,原来这面的敬香竟是如此的不同,此处像是一个大锅炉,将要敬的香交由负责香火的僧人,僧人再将要敬的香投入炉膛燃烧,像烧柴火一样,香火很旺,更让我充满鄙视,感慨香客花大价钱去敬香,菩萨需要这么多的香火去供奉,这算不算也是一种浪费。吃不饱饭,医不起病的穷人哪有心思敬香,都是些保暖后无事可干的无聊寄托吧。还好山顶往南看,并不如烧香令人乏味,有种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之感了,放眼观望南通城市建筑尽收眼底,拔地而起的高楼,川流不息的人潮、车辆,芸芸众生在眼底不过渺小若微尘,置身袅袅青烟中虽说人生在世蝇营狗苟,奔波劳碌,求神拜佛,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,不过这些状态不也是入世之人必有的生活状态吗。香火与风景,出世和入世竟然也是可以这样的和谐统一,极目远眺就能看见浩渺的长江,江风阵阵为这金秋带来些许凉意。

    青烟袅袅,香雾氤氲中如此接近香火鼎盛的佛寺,突然觉得我最初的想法是错误的,佛寺、香火、僧人这是佛教的一种文化呀?就如同中国的风水文化,婚庆文化甚而中医文化,虽有糟粕,但瑕不掩瑜,为什么要排斥呢,这种文化信仰,已经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中去了。佛教文化就是要善男信女要烧香拜佛的,佛寺不仅仅只是许愿也可以让人有所寄托,让人明心、忍性、从容、豁达的。

    不烧香、不拜佛那才是与寺庙格格不入呢。

上一篇:难得相聚             下一篇:读《隆中对》有感